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
碘乙酸钠诱导骨关节炎模型

碘乙酸钠(monosodium iodoacetate, MIA)诱导骨关节炎模型的构建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,用于研究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。以下是详细的构建方法:

一、实验材料

  • 实验动物

    • 常用的实验动物为Sprague-Dawley(SD)大鼠,雄性,体重通常在180220克之间,选择68周龄的健康大鼠。
  • 实验试剂

    • 碘乙酸钠(MIA):用于诱导骨关节炎,常用浓度为4%或根据需要配制。
    • 生理盐水:用于配制碘乙酸钠溶液及作为对照组的注射液。
    • 麻醉剂:如异氟烷、乌拉坦、戊巴比妥钠等,用于实验动物的麻醉。
  • 实验设备

    • 微量进样器或注射器:用于向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溶液。
    • 动物呼吸机或麻醉机:用于实验动物的麻醉维持。
    • 手术器械:如剪刀、镊子、持针器等,用于手术操作。

二、实验步骤

  1. 适应性喂养

    • 将实验大鼠置于SPF级环境中适应性喂养7天,确保其在实验前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。
  2. 麻醉与固定

    • 使用麻醉剂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,待其完全失去知觉后,将大鼠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。
  3. 手术操作

    • 剃去大鼠右膝关节周围的毛发,并进行常规消毒。
    • 在无菌条件下,使用手术器械暴露膝关节腔。通常,可以通过切开髌骨韧带内侧或外侧,钝性分离脂肪垫和肌肉组织来暴露关节腔。
    • 使用微量进样器或注射器抽取配好的碘乙酸钠溶液(如50微升4%的碘乙酸钠溶液),于右膝关节髌骨下中间偏外侧关节间隙斜45°穿刺后推入MIA溶液。
    • 注射完成后,对伤口进行止血和消毒处理,并缝合皮肤。
  4. 术后护理

    • 将大鼠置于温暖、安静的环境中,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和伤口愈合情况。
    • 提供充足的饮食和水,确保大鼠术后恢复良好。

三、模型验证与评估

  1. 行为学评估

    • 通过观察大鼠的步态、膝关节活动度等,初步评估骨关节炎模型的构建效果。
  2. 影像学评估

    • 使用Micro-CT扫描大鼠膝关节,观察关节软骨、软骨下骨等结构的病理变化。
  3. 组织学评估

    • 在实验结束后,处死大鼠并取出膝关节组织,进行石蜡包埋、切片和染色(如HE染色、番红固绿染色等)。
    • 通过显微镜观察关节软骨的组织结构、细胞形态及基质变化等,进一步验证骨关节炎模型的构建效果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  1. 无菌操作

    •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,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,避免感染。
  2. 麻醉剂量

    • 应根据大鼠的体重和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麻醉剂量,确保麻醉效果的同时避免过量麻醉对大鼠造成不良影响。
  3. 注射技巧

    • 在向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溶液时,应准确穿刺关节间隙,避免损伤关节周围的血管和神经。
  4. 术后护理

    • 术后应给予大鼠充分的护理和观察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。
  5. 个体差异

    • 不同大鼠之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,因此应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大鼠状态,必要时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。
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成功构建碘乙酸钠诱导的骨关节炎模型。该模型具有操作简单、重复性好、成模率高等优点,是研究骨关节炎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