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
电钻联合手术切口构建桡骨骨折模型

使用电钻联合手术切口构建桡骨骨折模型的方法,通常是在动物实验或医学研究中用于模拟骨折情况,以评估骨折修复机制、治疗策略或医疗器械的效果。以下是构建桡骨骨折模型的详细步骤:

一、实验准备

  1. 实验动物选择

    • 选用合适的实验动物,如新西兰大白兔或日本大耳兔,体质量一般在2.80±0.50千克,性别不限,年龄为2~3月龄。
  2. 麻醉与固定

    • 通过耳缘静脉注射2.5%戊巴比妥钠(1ml/kg)进行全身麻醉。
    • 将动物固定于经紫外线消毒的手术台,维持体温在37℃。
  3. 术前消毒

    • 在双前肢内侧桡骨中段备皮后,以75%乙醇及活力碘依次消毒皮肤,形成直径2厘米的圆形无菌区域。

二、手术切口与骨折造模

  1. 手术切口

    • 沿桡骨中段作纵向切口,长度约3厘米,逐层分离皮下组织、肌肉及筋膜,钝性剥离周围血管分支,以充分暴露桡骨干。
  2. 骨折造模

    • 使用电钻或小型骨科电锯,沿桡骨长轴垂直方向制造骨折。骨折类型可以是完全性骨折(如3毫米横断)或不完全横断骨折(骨折线宽度0.2厘米,深度达桡骨直径的2/3)。
    • 确保骨折端无旋转及成角移位。
  3. 骨折处理

    • 电钻或电锯切割后,以生理盐水冲洗断端,清除骨碎屑及凝血块。

三、术后处理与观察

  1. 伤口缝合

    • 逐层缝合肌肉层及皮肤,确保伤口闭合。
  2. 术后护理

    • 术后单笼饲养,避免动物间相互干扰。
    • 每日经耳缘静脉注射青霉素(40万U/只),连续3天,以预防切口感染。
  3. 生命体征监测

    • 术后24小时内监测生命体征,观察肢端血运及活动情况。
  4. 影像学检查

    • 可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X线影像学检查,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  1. 手术操作

    • 在手术过程中,应仔细操作,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、神经和血管。
    • 电钻或电锯的使用应谨慎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。
  2. 术后护理

    • 确保动物术后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,以促进骨折愈合。
    • 密切观察动物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,及时处理异常情况。
  3. 实验伦理

    • 在进行动物实验时,应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规范,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得到保障。
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成功构建桡骨骨折模型,用于后续的骨折修复机制、治疗策略或医疗器械的效果评估等研究。